刘伟亮副院长作特邀报告!

发布者:宋娇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次数:15

11月25日至26日,由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上海电机学院、江苏产研院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研究所共同主办,2024临港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暨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研讨会在中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召开,会上签署了“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滴水湖实验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校航空学院副院长刘伟亮特邀作《先进材料在微纳卫星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会上,刘伟亮副院长介绍了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及趋势,主要从高功能密度卫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和先进材料需求分析及应用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介绍,并在产业化方向和智能材料工程化研发方面作了分析与展望。最后,刘院长回答了上海电机学院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和定位,表明依托我校丰富的产业基因和微纳卫星的研发经验,共享共用共发展,打造扩展性强、功能密度高的微纳卫星平台,为国之重器的航空航天航海的工程应用当好铺路石。

据悉,滴水湖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支机构,将定位于进行原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聚焦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绿色能源材料、高端动力装备材料等前沿方向。实验室将采用“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即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紧密结合,实现从创新理论、开发技术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其中,上海电机学院将提供办公、实验、成果孵化场地,并配套合理的概念验证、中试场地,同时负责引进一定数量的专职科研人员和业内知名人才。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设立理事会作为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技术和产品开发计划等。实验室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确保研发活动的有序进行。此外,双方还将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推动政产学研联动,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在先进纤维材料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将有力推动临港新片区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国际协同创新,助力临港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未来五年,滴水湖实验室将致力于解决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