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副研究员

发布者:宋娇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次数:44


一、个人简介

李杰共发表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5项,获省部级奖一项。现任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宇航项目部副部长。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1912-至今,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宇航项目部,高级工程师

20176-201912月,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宇航项目部,高级工程师

20081-20176月,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综合电子部,高级工程师

20047-200712月,上海航天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工程师

期间:

2022-2024年,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宇航项目部副部长

2019-2024年,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首席

2015-2017年,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技术负责人

2014-2015年,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星载软件组组长

2008-2011年,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软件总体主任设计师

教育经历:

20009-20047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理学学士学位

20093-201412月,同济大学,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学术成果:

1. [参与的项目及成果简述]

2007~2011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YH-1星务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软件副主任设计师,负责软件任务需求挖掘,架构设计,与外方接口协调和软件主要功能的编写调试。在本项目中,建立了基于Ada语言的高可靠星载软件开发框架和类库,为八院后续卫星星载软件采用Ada语言打下基础。

2013~2017 我国首个地外星体采样返回CE-5轨道器综合电子管理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软件副主任设计师,负责轨道器综合电子系统管理单元管理软件和监控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工作。在项目中,针对新型处理器架构,改良了软件错误现场捕捉手段,丰富了软件错误发生的信息,提高了软件错误定位正确性。

2017~2023 我国首个火箭末子级留轨测量系统及后续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主要负责人,负责软件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开发工作。在项目中,针对系统姿态不确定造成的测控不稳定的状态,设计了多通道数据融合技术,解决了数据接收完整性问题。

2019~2020 我国首个X射线探测飞行器星务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主要负责人,负责软件的总体架构设计、软件设计工作。在项目中创新的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软件加载模式,解决了卫星在封舱后的软件升级问题。

2019~2021 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星座星务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主要负责人,负责软件的总体架构设计和软件开发工作。在项目中设计了针对物联网组网星座自主任务规划系统,使卫星在轨可灵活配置,自主安排对目标区域的数据收集工作,减少卫星测控依赖。

2020~2021 我国首个自主健康诊断卫星星务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负责人,负责软件总体架构设计,软件自主健康诊断功能与卫星平台结合设计和在线更新系统。该项目顺利实现了在轨卫星平台自主健康诊断,并可在轨更新诊断库。

2022~2023 在轨智能遥感卫星项目

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和软件开发者,负责接口设计、产品投产管理、产品验收质量监督、桌面联试、AIT测试、环境试验、软件开发、发射场测试、运行飞控等卫星全流程工作。该卫星搭载60TOPS算力智能处理单元,在轨对遥感图像进行智能处理,实现了在轨遥感智能处理和结果窄带下传。

2022~2023 无人化自主航天器地面跟踪测控系统项目

担任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开发者,负责对整个项目的需求进行规划和硬件方案设计和整个软件架构设计。在项目中结合各组件软件的各种接口,采用一体化,跨平台分布式设计,实现了航天器地面自主跟踪测控的功能,解放了人力,保证了在轨所有航天器的数据状态的完整性。

2021~2023 某微纳星软件项目

担任该项目软件主任设计师,负责对整星软件的统筹规划,功能切割,软件总体设计,星务软件功能和技术路线选择,整星软件的工程化实施监督管理和总结。在项目中,充分结合微纳卫星的特点,对软件采用有限管理的方法,重点对软件的更改和测试进行强化监督,实现对整星软件高效管理。

论文:

发表期刊文章:

1.张合生、金玉红、李杰、盖建宁,基于FSM和事件驱动的卫星管理软件设计计算机工程200935(21):280-282,1000-3428(2009)21-0280-03

2.李杰、张合生、陈文浩、马彦涵,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综合电子软件自主管理设计上海航天201330(4):152-158,1006-1630(2013)04-0152-07

发表会议文章:

1.李杰、张合生、金玉红,深空探测器星载星务管理软件自主管理设计,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2011-10-25

软件著作权:

1.李杰,ASES教学星综合测试软件,2018SR0539502018

2.李杰,天基物联网终端测控软件2018SR3827712018

3.李杰,超高空长时留空验证平台操控软件2018SR1688932018

4.李杰,ASES数据融合软件2019SR07096472019

5.李杰,高通量路由卫星控制软件2020SR0721981,2020

四、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上海市科技专家库专家

五、主要研究方向

本人研究方向主要是航天器星载软件。依据星载软件高可靠性和低资源消耗等特性,主要研究软件架构,以适应长时运行、多数据调度,抗空间单粒子,系统故障识别和处置,自主任务规划等要求,使星载软件在太空环境下持续高稳定运行,并对航天器错误进行容错,纠错。在工作期间,研究推进了八院星载软件编程语言Ada,提高软件代码级高可靠运行,编撰了星载软件Ada语言编程准则,为进一步八院星载软件从汇编语言转型至Ada语言提供了支持。此外还和国内操作系统研发企业联合开发了适用于航天器星载软件的高可靠星载操作系统,使八院星载软件由裸机架构向操作系统进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案。随后对于商业航天低成本,短周期,高可靠要求,自主研究了一套软件框架,将星载软件研发周期缩短至2个月。

六、在研项目

崇明星星务软件项目

崇明星为一颗0.8m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为适应该卫星多种对地观测模式和灵活机动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卫星位置及目标信息的自主任务规划功能。该功能可以极大降低地面任务设计的复杂性,地面只须提供需要观测的位置信息,卫星将自主规划任务,并实施姿态机动和自主开启相机进行观测,观测完后可通过数传将数据下传。实现对地观测自动化。